(一)什麼是催眠療法

  催眠療法是心理醫生運用不斷重在職進修復的、單調的言語或動作等,向患者的感官進行刺激,誘使其意識狀態漸漸進入一種特殊境界的技術。施行催眠術後,患者表現茫然,呈現一種縮小了的意識分離狀態,只與心理醫生保持密切的感應關系,順從地接受心理醫生的指令和暗示。這時,心理醫生對患者運用心理分析、解釋、疏導或采取模擬、想像、年齡倒退等方法進行心理治療。催眠的方法可分為直接法(或自然法)和間接法。直接法就是通過簡短的言語或輕柔的撫摸,使對方進入類似睡眠的狀態。間接法借助於光亮的小物體或單調低沉的聲源,讓患者凝視、傾聽,或以“催眠物”接觸頭或四肢,而施治者則在一旁反復暗示患者進入催眠狀態。催眠的程度一般分為淺催眠、中度催眠和夢行3級。為了治療的需要,進入淺催眠即可。此時,可根據患者的病症,用正面而又肯定的語言向他明確指出有關症狀定將消失,或進行精神分析,找出其致病的心理根源。治療後,可及時喚醒患者或暗示患者逐漸醒來。

  (二催眠)催眠狀態的標准

  從治病催眠治療的效果出發,經過催眠後的患者,認知批判能力降低,抵御機制減弱,表現得六神無主、被動順從。這時,暗示的效果比在清醒狀態下明顯,患者的情感、意志和行為等心理活動可隨心理醫生的暗示或指令轉換,而對周圍事物大大降低了感受性。在催眠狀態下,患者能重新回憶起已被"遺忘"的經歷和體驗,暢述內心的奧秘和隱私。

  (三)催眠療法的適應證

  催眠療法應用範圍較廣,也可與其他心理治療方法配合使用。比如,與行為矯正療法配合治療神經、肌肉系統的心身疾病效果更好。此外,對某些神經症,心血管系統、消化系統的心身疾病,以及神經性皮炎、斑禿、遺尿、口吃等都可應用,一般均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。心理應激:工作、生活、人際關系的壓力造成的心理緊張、焦慮、抑郁。催眠下暗示作用,主要是通過良性言語暗示,幫肋放松、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,使受試者提高對應激因素的認知,學會應付應激的正確方法使其重新適應社會。對各種神經症、精神病及心身疾病如哮喘、過敏性結腸炎,蕁麻疹等都有較好的效果。各種疼痛性疾病如腰背痛、關節痛、偏頭痛、痛經、證照癌痛的治療可謂是一枝獨秀。此外,對治療男女性功能障礙、青春期焦慮症,解決學習問題及兒童的口吃、遺尿、行為問題也毫不遜色。對戒酒、戒煙,尤其是自我催眠下的戒煙,更是功不可沒。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催眠療法
    全站熱搜

    fdgfghrtj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